壓鑄機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合模機構,壓射機構,推出機構,動力、傳動系統和控制系統等。
合模機構
開合模及鎖模機構統稱合模機構,它是帶動壓鑄模的動模部分使模具分開或合攏的機構。由于壓射充填時的壓力作用,合攏后的動模仍有被脹開的趨勢,故這一機構還要起鎖緊模具的作用。推動動模移動合攏并鎖緊模具的力稱為鎖模力。合模機構必須準確可靠地動作,以保證安全生產,并確保壓鑄件尺寸公差要求。壓鑄機合模機構主要有如下兩種形式:
1.液壓合模機構
液壓合模機構的動力是由合模缸中的壓力油產生的,壓力油的壓力推動合?;钊麕觿幽0惭b板及動模進行合模,并起鎖緊作用。
當向內合模腔C2通人高壓油時,內缸4向右運動,帶動外缸1與動模固定板2向右移動,產生合模動作。隨著外缸1的移動,外合模腔 Cg 內產生負壓,充填閥塞6被吸開,充填油箱8中的常壓油進人外缸1內。動模合攏后,增壓裝置通過增壓器口3對外合模缸中的常壓油突然增壓,使得壓射金屬液時合模力增大,壓鑄模鎖緊而不致脹開。
液壓合模機構的優點:結構簡單,操作方便;在安裝不同厚度的壓鑄模時,不用調缸座的位置,從而省去了移動合模液壓缸座用的機械調整裝置;在生產過程三不變的情況下鎖模力可以保持不變。但是,這種合模機構具有通常液壓系統之﹣些缺點:首先是合模的剛性和可靠性不夠,壓射時脹型力稍大于鎖模力時壓支壓縮,動模會立即發生退讓,使金屬液從分型面噴出,既降低了壓鑄件的尺極不安全;其次是對大型壓鑄機而言,合模液壓缸直徑和液壓泵較大,生產率是開合模速度較慢,并且液壓密封元件容易磨損。這種機構一般用在小型壓鑄機上
2.機械合模機構
機械合模機構可分為曲肘合模機構、各種形式的偏心機構、斜楔式機構等。目前國產都采用曲肘合模機構,此機構由三塊座板組成并用四根導柱將它們串聯起來,中間是動模座板,由合模缸的活塞通過曲肘機構來帶動。其動作過程原理如下:當壓力油進入合模缸1時,推動合?;钊?帶動連桿3,使三角形鉸鏈4繞支點擺動,通過力臂6將力傳給動模安裝板,產生合模動作。為了適應不同厚度的壓鑄模,用齒輪齒條7使動模安裝板與動模作水平移動,進行調整,然后用螺母5固定。要求壓鑄模閉合時, a 、 b 、 c 三點恰好能成一直線,也稱為"死點",即利用這個"死點"進行鎖模。
曲肘合模機構的優點如下:
(1)可將合模缸的推力放大,因此與液壓合模機構相比,其合模缸直徑可大大減小,同時壓力油的耗量也顯著減少。
(2)機構運動性能良好,在曲肘離死點越近時,動模移動速度越低,兩半??删徛]合。同樣在剛開模時,動模移動速度也較低,便于型芯的抽芯和開模。
(3)合模機構開合速度快,合模時剛度大而且可靠,控制系統簡單,使用維修方便。但是這種合模機構存在如下缺點:不同厚度的模具要調整行程比較困難;曲肘機構在使用過程中,由于受熱膨脹的影響,合??蚣艿念A應力是變化的。這樣,容易引起壓鑄機拉桿過載;肘桿精度要求高,使用時其鉸鏈內會出現高的表面壓力,有時因油膜破壞而產生強烈的摩擦。
綜上所述,曲肘合模機構是較好的,特別適用于中型和大型壓鑄機,現代壓鑄機已為彌補調整行程困難的缺點而增加了驅動裝置,通過齒輪自動調節拉桿螺母,從而達到自動調整行程的目的。